实践与认知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的本质及结构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社会政治实践,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
- 科学文化实践,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实践在认识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涵义及二者关系。
含义: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第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第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个正确的认识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认识辨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循环,也不是直线式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实践决定认识
- 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
-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是针对真理的客观内容而言的,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以及发展的无限性
-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的一对永恒矛盾,他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 真理与谬误互相对立
-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的检验标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 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的基本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